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home首页
  • about关于
  • work作品
  • video视频
  • news新闻
  • contact联系
 Processing 生产制造
en英文
导航栏navigation bar
  • home首页
  • about关于
  • work作品
  • video视频
  • news新闻
  • contact联系
4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机器人设计应该考虑到那些因素

文章出处: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9-12
  
机器人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工程,需综合考量功能实现、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多维度因素,以确保机器人能高效、稳定地满足目标场景需求。以下从核心功能与目标定位、机械结构设计、感知与控制系统、能源与续航、安全性与可靠性、人机交互(HMI)、环境适应性、成本与量产可行性8 个核心维度,详细拆解机器人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核心功能与目标定位:设计的 “出发点”

在启动设计前,必须先明确机器人的核心用途、服务场景与目标用户,这是所有设计决策的基础,直接决定后续技术路线的选择。需重点确认以下问题:

  • 应用场景:工业生产(如焊接、搬运)、家庭服务(如清洁、陪伴)、医疗领域(如手术、康复)、特种环境(如深海探测、核辐射作业)等;
  • 核心任务:需完成的具体动作(如抓取重物、精准定位、自主导航)、性能指标(如重复定位精度、作业速度、负载能力);
  • 目标用户:专业技术人员(如工厂技工)、普通消费者(如老人、儿童)、特殊群体(如残障人士),用户需求直接影响人机交互复杂度与操作门槛。

示例:工业搬运机器人需优先考虑 “负载能力” 和 “定位精度”,而家庭陪伴机器人则需侧重 “语音交互自然度” 和 “外观亲和力”。

二、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的 “身体骨架”

机械结构是机器人实现物理动作的基础,需结合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同时兼顾强度、灵活性与轻量化。核心考虑因素包括:

  1. 结构形式选择:
    • 按运动方式分:轮式(如扫地机器人,适合平坦地面,效率高)、履带式(如特种机器人,适合崎岖地形,抓地力强)、足式(如四足机器人,适合复杂障碍环境)、多关节臂式(如工业机械臂,适合高精度操作);
    • 按自由度(DOF):自由度越多,动作灵活性越高(如 6 轴机械臂可模拟人手复杂动作),但控制难度与成本也随之增加。
  2. 关键部件设计:
    • 关节:需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电机、液压、气动),确保转动精度与扭矩匹配(如工业机器人关节需高扭矩、低回程间隙,家庭机器人关节需低噪音、轻量化);
    • 执行末端(End Effector):根据任务设计(如抓取物体用 “夹爪”,焊接用 “焊枪”,医疗用 “微创器械”),需考虑抓取力、适配物体尺寸范围;
    • 机身材料:工业机器人常用高强度钢 / 铝合金(抗冲击),家庭机器人常用 ABS 塑料(轻量化、低成本),医疗机器人需用医用级不锈钢 / 钛合金(耐腐蚀、生物相容性)。
  3. 动力学与运动学优化:确保机器人动作平稳、无卡顿,避免运动过程中因惯性过大导致结构变形或定位偏差(如通过算法优化关节运动轨迹)。
感知系统负责获取外部环境与自身状态信息,控制系统则根据信息下达动作指令,二者共同决定机器人的 “智能程度” 与 “作业精度”。
需根据场景选择适配的传感器,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 环境感知传感器:
    • 视觉传感器:摄像头(用于识别物体、人脸识别)、深度相机(如 TOF、结构光,用于测量距离、构建 3D 环境);
    • 距离传感器:激光雷达(SLAM 导航核心,精度高、抗干扰)、超声波传感器(低成本,适合短距离避障,如扫地机器人)、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或人体);
    • 环境参数传感器:温度 / 湿度传感器(家庭服务机器人)、气体传感器(工业巡检机器人,检测有害气体)、压力传感器(医疗机器人,感知接触力)。
  • 自身状态感知传感器:
    • 位置 / 角度传感器:编码器(安装在电机上,检测关节转动角度,确保定位精度)、陀螺仪 / 加速度计(检测机器人姿态,避免倾倒);
    • 力 / 力矩传感器: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感知抓取力或作业力(如装配机器人避免压伤零件,医疗机器人控制手术力度)。
  • 硬件核心:
    • 处理器:工业级机器人常用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稳定可靠)或嵌入式芯片(如 ARM、FPGA,适合复杂算法);
    • 驱动模块: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动作的 “执行器”,需匹配电机类型(如直流电机用 H 桥驱动,伺服电机用专用伺服驱动器)。
  • 软件算法:
    • 运动控制算法:如 PID 控制(确保关节运动精度)、轨迹规划算法(优化动作路径,减少能耗);
    • 智能决策算法:如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实现自主导航)、计算机视觉算法(物体识别、图像分割)、AI 算法(如深度学习,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如家庭机器人识别用户指令意图);
    • 通信协议:确保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如工业机器人常用 EtherCAT、Profinet,家庭机器人常用 WiFi、蓝牙)。

四、能源与续航:机器人的 “动力源泉”

能源系统直接决定机器人的 “作业时长” 与 “适用范围”,需根据功率需求、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能源类型:

  • 能源类型:
    • 电池供电:最常用方式,适合移动机器人(如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充电快,镍氢电池安全性高、成本低);需考虑电池容量(续航时间)、充电时间(如是否支持快充)、寿命(循环充放电次数);
    • 有线供电:适合固定场景机器人(如工业机械臂,无需担心续航,但限制运动范围);
    • 特种能源:如太阳能(户外巡检机器人,节能环保,但受天气影响大)、液压 / 气压驱动(工业重型机器人,提供大扭矩,但需配套液压站,灵活性低)。
  • 能源管理:需设计能源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剩余电量 / 能耗,避免过载放电(保护电池),并在低电量时触发 “自动返航充电” 功能(如扫地机器人)。

五、安全性与可靠性:机器人的 “底线要求”

无论应用场景如何,安全性(保护用户、环境及机器人自身)与可靠性(长期稳定运行)都是设计的核心底线。

  1. 安全性设计:
    • 物理安全:
      • 碰撞防护:安装缓冲垫(家庭机器人)、急停按钮(工业机器人,紧急情况下切断动力);
      • 防夹伤 / 划伤:关节处设计防护罩,机身边缘做圆角处理(避免尖锐部位伤人);
      • 电气安全:采用绝缘材料,防止漏电;电池设计过充 / 过放 / 短路保护(避免起火爆炸)。
    • 功能安全:
      • 故障自检测:传感器或电机故障时,机器人自动停止作业并报警(如工业机械臂 “力矩超限” 时停机);
      • 权限控制:医疗机器人需密码登录,避免非专业人员操作。
  2. 可靠性设计:
    • 部件选型:优先选择工业级、高寿命部件(如电机选择 “10000 小时无故障” 型号);
    • 冗余设计:关键部件(如传感器、电源)设计备份,主部件故障时备份部件无缝切换(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的双激光雷达);
    • 环境适应性测试:在目标场景下进行长期老化测试(如高温、高湿、粉尘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

六、人机交互(HMI):机器人与用户的 “沟通桥梁”

人机交互设计需遵循 “简单、直观、高效” 原则,确保用户能轻松操作机器人,尤其针对普通消费者或非专业用户:

  • 交互方式:
    • 物理交互:按钮、旋钮(如扫地机器人的 “启动 / 暂停” 按钮)、触控屏(直观操作,如选择清洁模式);
    • 语音交互:支持自然语言指令(如家庭机器人 “打开空调”“播放音乐”),需考虑噪音环境下的识别准确率;
    • 远程交互:通过手机 APP 控制(如远程启动扫地机器人、查看作业状态);
    • 手势交互:适合不便语音 / 触摸的场景(如工业机器人通过手势指令调整动作)。
  • 反馈机制:
    • 视觉反馈:指示灯(如红灯表示故障、绿灯表示正常)、屏幕显示(作业进度、电量);
    • 听觉反馈:提示音(如 “清洁完成” 提示)、语音播报(如 “电量不足,请充电”);
    • 触觉反馈:按钮按压反馈、机械臂接触物体时的力反馈(如医疗机器人让医生感知手术力度)。

七、环境适应性:机器人的 “生存能力”

机器人需能在目标场景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需考虑以下环境因素:

  • 物理环境:
    • 温度:高温环境(如工厂车间)需设计散热系统,低温环境(如户外冬季)需选择耐低温电池与部件;
    • 湿度 / 防水:潮湿环境(如厨房、浴室)需做防水处理(IPX4 级防水),水下机器人需更高防水等级(IPX8 级);
    • 粉尘 / 腐蚀性:工业粉尘环境需设计防尘罩,化工场景需选择耐腐蚀材料(如 316 不锈钢)。
  • 空间限制:
    • 狭窄空间:如家庭衣柜、工业设备缝隙,需设计紧凑机身(如超薄扫地机器人);
    • 高度限制:如低矮仓库,需降低机器人高度(如 AGV 搬运机器人高度<50cm)。
  • 干扰因素:
    • 电磁干扰:工业场景(如焊接、变电站)需做电磁屏蔽,避免传感器 / 控制器受干扰;
    • 光线干扰:强光环境(如户外)需选择高动态范围(HDR)摄像头,确保视觉识别准确。

八、成本与量产可行性:设计的 “落地保障”

脱离成本与量产的设计无法实现商业化,需在性能与成本间找到平衡:

  • 成本控制:
    • 部件成本: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标准化部件(如通用电机、开源传感器),避免定制化部件(成本高、周期长);
    • 制造成本:简化机械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采用自动化组装工艺(如注塑成型、机器人焊接);
    • 维护成本:设计易拆卸结构(如扫地机器人的 “滚刷可快速拆卸清理”),降低后期维护难度与成本。
  • ​量产可行性:
    • 供应链:选择成熟、稳定的部件供应商,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导致量产中断;
    • 工艺兼容性:设计的结构需适配现有 manufacturing 工艺(如模具加工、3D 打印),避免无法批量生产;
    • 标准化设计:部件接口标准化(如电池可通用),便于后期维修与升级。

总结

机器人设计是 “需求导向、多学科协同” 的过程:从 “目标场景与功能” 出发,依次优化 “机械结构”(身体)、“感知控制”(大脑)、“能源续航”(动力),再通过 “安全性”“人机交互”“环境适应性” 确保实用可靠,最终以 “成本与量产可行性” 实现商业化落地。不同场景的机器人需侧重不同因素(如工业机器人重精度与可靠性,家庭机器人重交互与成本),需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整设计优先级。
上一篇:无
下一篇: 工业设备外观设计如何简介高效
精选文章
机器人设计应该考虑到那些因素 工业设备外观设计如何简介高效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 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 “创新科技•智领未来”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全球智造•设计未来” 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
最新资讯
机器人设计应该考虑到那些因素 工业设备外观设计如何简介高效 浅谈医疗设备设计有哪些主要方面? 在医疗器械设计中有哪些技术方面考虑? 医疗设备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探讨医疗器械设计难点是什么? 医美医疗设计涉及到哪些方面? 浅谈医疗设计在医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医疗产品工业设计中如何实现成本降低? 医疗器械设计中成本控制需要注意什么?

How to find us如何找到我们

www.dfyc-id.com

全国服务热线:0755-22674296

  • 

    188-1391-3795

  • 

    135-1027-3391

  • 

  • 设计公司/ DESIGN
    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3838号深圳设计产业园木栋316号

    No 316, wooden building, shenzhen design industrial park,
    no 3838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18813913795/庞先生13510273391/李先生dfyc_sc@163.com  商务合作/人才招聘
  • 生产加工/ PROCESSING
    深圳市名优塑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名优塑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虎门镇南栅社区民昌路3港13号A栋3楼

    3/f, building A, no 13, gang, minchang road,
    nanzha community,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13798589948/陈先生 【粤ICP备2022105498号】【百度统计】【BMAP】【G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