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home首页
  • about关于
  • work作品
  • video视频
  • news新闻
  • contact联系
 Processing 生产制造
en英文
导航栏navigation bar
  • home首页
  • about关于
  • work作品
  • video视频
  • news新闻
  • contact联系
4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内窥镜外观设计技巧

文章出处:http://www.dfyc-id.com/news.html 责任编辑:公司动态 发表时间:2025-09-29
  


                                          窥镜的外观设计并非单纯的美学创作,而是 **“医学功能优先、人机交互适配、合规性贯穿、工业美学赋能”** 的系统性工程,需在满足临床操作需求、保障患者安全、符合医疗法规的基础上,优化医生使用体验与设备视觉辨识度。以下从核心维度拆解其外观设计技巧,覆盖关键场景与技术要点:

一、核心原则:以 “医疗本质” 为设计基石

内窥镜作为侵入式或近距操作的医疗设备,外观设计的首要目标是 **“不干扰医疗行为、不增加安全风险”**,需先满足三大底层原则:
  1. 功能优先于美学:所有外观元素(如形状、按键、接口)必须服务于临床操作,例如手持端不可为追求 “轻薄” 而牺牲握持稳定性,或为 “极简” 隐藏关键操作键;
  2. 合规性前置:需符合全球医疗设备法规(如中国 NMPA、美国 FDA、欧盟 CE MDR),例如外壳材质需通过生物相容性测试(ISO 10993)、表面处理需满足 “可消毒 / 灭菌” 要求(如耐 134℃高温高压、耐 2% 戊二醛浸泡);
  3. 安全性无死角:避免尖锐棱角(防止操作时划伤患者 / 医生)、缝隙宽度≤0.2mm(防止污染物残留)、重量分布均匀(避免长时间操作导致医生手臂疲劳)。

二、分模块设计技巧:覆盖 “手持端 - 插入管 - 主机 - 辅助部件”

内窥镜系统主要由手持操作部(医生直接握持)、插入管(接触患者体内)、主机(图像显示 / 数据处理)、辅助配件(活检钳通道、光源线) 构成,各模块设计需针对性解决场景痛点:

1. 手持操作部:聚焦 “长时间握持与精准操作”

手持部是医生操作最频繁的模块(单次手术可能握持 30 分钟以上),设计核心是 **“降低操作负荷、避免误触”**,关键技巧如下:
  • 人体工学握持设计:
    • 形状适配手掌轮廓:采用 “弧形贴合式” 机身,避免纯直线或纯圆形(直线易硌手,纯圆形易打滑),例如奥林巴斯 GIF-H290Z 胃镜手持部,在虎口处做凹陷处理,掌心处做微凸支撑;
    • 重量控制与平衡:重量建议控制在 250-400g(成人单手持握舒适上限),重心向掌心偏移(避免 “头重脚轻” 导致手腕代偿发力),可通过内置配重块调整;
    • 防滑处理:在握持区采用 “磨砂橡胶涂层” 或 “菱形纹理”,避免手术中汗液 / 消毒液导致打滑,且涂层需耐酒精擦拭(防止长期使用脱落)。
  • 操作键布局:“拇指优先、逻辑分组”:
    • 高频键(如 “图像冻结”“变焦”“活检钳伸出 / 收回”)放在拇指可触及的 15° 范围内(无需手腕转动即可操作);
    • 功能关联键分组:例如 “图像调节(亮度 / 对比度)” 放在同一区域,“治疗相关键(如电凝开关)” 单独放在侧面(避免误触,且需带 “凸起防滑” 设计,便于盲操作识别);
    • 按键反馈清晰:键程控制在 0.8-1.2mm,按压力度 50-80g(过轻易误触,过重易疲劳),并带轻微 “咔嗒声” 反馈(确认操作生效)。
  • 接口与线缆:“防缠绕、易插拔”:
    • 线缆接口(如光源线、数据线)采用 “L 型弯折设计”,避免线缆垂直拔出时与其他设备缠绕,且接口处带 “颜色标识”(如光源线接口标绿色,数据线标蓝色),快速区分;
    • 活检钳通道入口:采用 “大口径喇叭口”(直径≥5mm),便于活检钳快速插入,且边缘做倒圆处理(避免划伤器械),入口处标刻 “最大器械直径”(如 “Φ2.8mm”),防止误插超规格器械。

2. 插入管:“柔性适配、可视化安全”

插入管需进入患者体内(如消化道、呼吸道),设计核心是 **“减少患者不适感、便于医生控制走向”**:
  • 外径与柔性平衡:
    • 外径根据临床场景优化:胃镜插入管外径常规 9-11mm(超细胃镜可做到 5-7mm,适合儿童或敏感患者),支气管镜外径 5-7mm(适配气管直径);
    • 管材选择:采用 “多层复合结构”—— 内层为 PTFE(聚四氟乙烯,低摩擦,便于器械穿行),中层为编织钢丝网(增强抗扭性,避免插入时弯折堵塞),外层为医用聚氨酯(柔软且耐磨损,减少对黏膜的摩擦)。
  • 头部设计:“圆润无刺激、视野无遮挡”:
    • 头部顶端采用 “半球形圆润设计”(曲率半径≥3mm),避免尖锐边缘划伤消化道 / 呼吸道黏膜;
    • 镜头窗口(光学镜头或 CMOS 传感器)位置:偏离头部中心 10°-15°(避免头部贴壁时遮挡视野),窗口表面覆盖 “蓝宝石玻璃”(硬度高,防刮擦,且透光率≥95%),并做 “防雾涂层”(避免进入体内时因温差起雾)。

3. 主机与显示模块:“信息分层、操作便捷”

主机是图像显示与数据处理中心,设计核心是 **“让医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减少视线转移”**:
  • 屏幕布局:“主视野优先、辅助信息侧置”:
    • 主屏幕(图像显示)占比≥70%,分辨率≥1920×1080(4K 更佳,便于观察微小病变),屏幕亮度≥500cd/㎡(适应手术室强光环境);
    • 辅助信息(如 “工作模式(胃镜 / 肠镜)”“器械直径”“消毒次数”)以 “窄边栏” 形式放在屏幕下方或右侧,字体大小≥12pt(避免医生眯眼查看),且用 “颜色预警”(如消毒次数即将到期标黄色,过期标红色)。
  • 主机机身:“紧凑型设计、便于移动”:
    • 体积控制:宽度≤60cm,高度≤40cm(适配手术室推车),底部带 “静音万向轮”(带刹车,固定后不滑动);
    • 操作面板:采用 “触控 + 物理键” 双备份(触控用于常规调节,物理键用于紧急操作,如 “紧急停机”),面板带 “防水涂层”(防止消毒液溅落损坏)。

4. 辅助部件:“细节优化,降低操作复杂度”

  • 活检钳 / 治疗器械:“与插入管适配,标识清晰”:
    • 器械手柄与内窥镜手持部 “握持手感统一”(如同样的防滑涂层、按键反馈),避免医生切换操作时手感突变;
    • 器械杆身标刻 “刻度”(如每 5cm 一个刻度),便于医生判断插入深度。
  • 消毒托盘:“分区收纳,避免交叉污染”:
    • 托盘内按 “手持部、插入管、配件” 分区,插入管区域做 “弧形凹槽”(贴合插入管曲线,避免堆叠挤压),且托盘材质为 316L 不锈钢(耐灭菌,易清洁)。

三、材料与工艺:医疗级 “安全 + 耐用” 双标准

内窥镜外观设计的 “落地性” 依赖材料与工艺,需满足 “反复消毒、长期使用” 需求:


四、美学设计:“专业感 + 辨识度”,不喧宾夺主

医疗设备的美学需 “克制”,避免过度装饰干扰操作,核心是通过 “色彩、比例” 传递专业感:
  • 色彩:以 “冷静色系” 为主:
    • 主色:白色(80% 机身面积,干净、易发现污渍)+ 浅灰色(辅助色,避免纯白刺眼);
    • 功能色:关键操作键、预警标识用 “低饱和色”(如蓝色、绿色,避免红色(易关联 “危险”)过度使用,仅紧急停机键用红色);
    • 品牌色:仅在主机正面、手持部侧面用 “小面积品牌色”(如奥林巴斯的蓝色 logo),增强辨识度,不超过 5% 机身面积。
  • 比例:“黄金分割” 适配人体工学:
    • 手持部长度与宽度比约为 3:1(符合手掌握持比例),主机屏幕与机身高度比约为 1.6:1(视觉舒适);
    • 避免 “异形设计”:除非临床需求(如儿科内窥镜可做 “圆润卡通化” 减少儿童恐惧),否则以 “简洁几何形态” 为主,降低加工难度与使用认知成本。

五、用户测试:“医生 + 患者” 双视角验证

设计完成后需通过 “真实场景测试” 优化,避免 “纸上谈兵”:
  1. 医生测试(核心):
    • 模拟手术操作:让 5 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生使用原型机完成 “模拟胃镜检查”“活检操作”,记录 “操作键误触率”“握持疲劳度(通过肌电仪检测手臂肌肉电流)”“插入管控制精度”;
    • 反馈迭代:例如若医生反馈 “变焦键位置偏远”,则调整按键布局至拇指可及范围;若反馈 “手持部过重”,则优化内部结构(如用轻量化电路板)。
  2. 患者体验测试(辅助):
    • 对插入管进行 “黏膜刺激测试”(用模拟消化道模型,检测插入 / 拔出时的摩擦系数),并通过志愿者反馈 “不适感评分”,优化插入管柔性与头部圆润度。

总结

内窥镜外观设计的核心是 “将医疗需求转化为可落地的视觉与触觉方案”—— 从医生的 “每一次按键、每一分钟握持”,到患者的 “每一次插入体验”,再到医院的 “每一次消毒与维护”,每个细节都需围绕 “安全、高效、舒适” 展开。最终的优秀设计,应是 “医生用着顺手、患者感觉安心、医院用着耐用” 的 “无感知优化”,而非刻意的 “视觉惊艳”。

​

​​

上一篇: 医疗设备外观怎样设计才比较高端
下一篇: 怎样平衡医疗设备设计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精选文章
肝功能仪器外观设计理念 医疗设备外观怎样设计才比较高端 怎样平衡医疗设备设计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机器人设计应该考虑到那些因素 工业设备外观设计如何简介高效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 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 “创新科技•智领未来”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全球智造•设计未来” 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
最新资讯
内窥镜设备设计技巧 肝功能仪器外观设计理念 医疗设备外观怎样设计才比较高端 内窥镜外观设计技巧 怎样平衡医疗设备设计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设备外观设计怎么才美观 机箱产品怎么设计美观实用 医疗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要性 机器人设计步骤跟流程是怎么样的? 咖啡机外观设计步骤跟流程是怎么样的?

How to find us如何找到我们

www.dfyc-id.com

全国服务热线:0755-22674296

  • 

    188-1391-3795

  • 

    135-1027-3391

  • 

  • 设计公司/ DESIGN
    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3838号深圳设计产业园木栋316号

    No 316, wooden building, shenzhen design industrial park,
    no 3838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18813913795/庞先生13510273391/李先生dfyc_sc@163.com  商务合作/人才招聘
  • 生产加工/ PROCESSING
    深圳市名优塑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名优塑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虎门镇南栅社区民昌路3港13号A栋3楼

    3/f, building A, no 13, gang, minchang road,
    nanzha community,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13798589948/陈先生 【粤ICP备2022105498号】【百度统计】【BMAP】【G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