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home首页
  • about关于
  • work作品
  • video视频
  • news新闻
  • contact联系
 Processing 生产制造
en英文
导航栏navigation bar
  • home首页
  • about关于
  • work作品
  • video视频
  • news新闻
  • contact联系
4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CNC设备设计

文章出处:http://www.dfyc-id.com/news.html 责任编辑:公司动态 发表时间:2025-11-28
  

CNC 设备作为工业生产核心装备,其外观设计并非单纯 “美化”,而是需以功能优先为核心,兼顾人机工程、品牌识别、制造可行性与环境适配性的系统工程。设计需平衡 “工业硬核属性” 与 “用户操作友好性”,最终实现 “好用、好造、好看、好维护” 的目标。以下是具体设计方法与实施路径:

一、设计前期:明确核心约束与需求边界

外观设计的前提是 “不脱离设备本质”,需先锁定核心约束,避免设计与实际脱节:

1. 功能需求拆解(核心优先级)

  • 核心部件适配:明确主轴、工作台、导轨、刀库、排屑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安装位置、尺寸范围及运动轨迹,外观需为部件预留足够空间,且不影响散热、排屑、防护性能(如导轨防护罩需预留伸缩行程,排屑口需避免遮挡)。
  • 防护等级要求:根据使用场景确定 IP 防护等级(如切削加工需防油、防水雾,粉尘环境需防尘),外观结构需满足密封需求(如钣金接缝处加密封胶条,操作面板防溅水)。
  • 维护便捷性:预留电机、配电箱、润滑系统的检修口,设计可快速拆卸的盖板(如采用快拆卡扣、少螺丝设计),避免外观造型遮挡维护通道。

2. 用户与场景需求分析

  • 操作人群适配:针对工人操作习惯,优化控制面板高度(建议 1.2-1.5m,符合站姿操作视野)、操作按钮间距(≥3cm,避免误触),预留操作空间(工作台前方预留≥80cm 活动区域)。
  • 场景环境适配:车间环境可能存在震动、油污、高温,外观材料需耐磨损、易清洁(如避免复杂凹槽积油);若用于精密加工车间,外观需减少反光(避免影响视觉观测加工件)。

3. 品牌与合规约束

  • 品牌识别植入:将品牌 LOGO、标准色、视觉元素(如线条风格、边角特征)融入设计,形成家族化语言(如同一品牌的 CNC 车床、铣床采用统一的边角弧度、面板布局)。
  • 合规性要求:符合工业安全标准(如锐角钝化、防护栏高度≥1.1m)、电磁兼容(EMC)要求(配电箱外壳接地设计)、节能标识等,避免设计违规。

二、核心设计原则:功能与美学的平衡法则

1. 形态设计:简洁规整,适配功能逻辑

CNC 设备形态需 “去冗余、重实用”,避免过度装饰,同时通过形态传递工业质感:
  • 整体造型逻辑:以 “立方体模块化” 为基础,将设备划分为主机身、操作区、刀库区、排屑区等模块,各模块形态统一(如边角采用 R5-R15 的小弧度过渡,既防磕碰又显稳重,避免尖锐棱角)。
  • 比例协调:根据设备规格(小型桌面级、中型立式、大型龙门式)优化比例,中型设备建议 “高度:宽度:深度 = 1:1.5:2”,避免头重脚轻;龙门式设备需强化底部稳重感(增加底座宽度或采用下沉式设计)。
  • 线条运用:采用水平线条强化设备的稳定感,垂直线条优化视觉高度;关键功能区(如操作面板、刀库门)可通过线条分割突出,引导用户关注核心操作点。

2. 色彩设计:工业属性与视觉舒适兼顾

CNC 设备色彩需避免花哨,以 “耐脏、醒目、不干扰操作” 为核心:
  • 主色调选择:优先采用深灰色(如 RAL 7016)、中蓝色(RAL 5015)等工业常用色,耐油污、易清洁;避免纯白(易脏)、高饱和度色(视觉疲劳)。
  • 辅助色运用:用低饱和度的品牌色(如企业标准蓝、红)作为点缀(如操作按钮、检修口标识、品牌 LOGO),面积占比不超过 10%,起到视觉引导作用。
  • 警示色规范:安全相关区域(如急停按钮、防护门边缘)必须采用国际标准警示色(红色、黄色),符合 GB 2893《安全色》要求,确保醒目且无歧义。

3. 人机工程设计:降低操作强度,提升安全性

外观设计需围绕 “人 - 机 - 环境” 协同,减少工人操作疲劳:
  • 操作区优化:控制面板采用倾斜式设计(与水平面夹角 15°-30°),符合视觉俯视角;按钮、旋钮按 “常用频率” 布局(高频操作键在中心区域),触摸屏幕高度与站姿视线平齐。
  • 防护结构设计:防护门采用透明防爆玻璃(如 PC 材质),确保视野清晰(可观测加工过程),同时门体开关轻便(采用气动支撑或阻尼铰链);设备侧面预留观察窗,方便查看内部运行状态。
  • 人体安全防护:所有外露边角做钝化处理(圆角半径≥2mm),避免磕碰;设备底部设置防滑脚垫或固定孔,防止运行时震动移位;排屑口、散热口设计防护网,避免异物进入或人员误触。

4. 材料与工艺:兼顾耐用性与制造可行性

外观材料需适配工业环境,工艺需控制成本、便于批量生产:
  • 核心材料选择:
    • 主体结构:采用冷轧钢板(厚度 2-3mm),经酸洗、磷化、静电喷涂处理(耐腐蚀性强、表面平整);
    • 操作面板:采用 ABS 工程塑料(注塑成型,轻便且耐冲击)或不锈钢(防刮擦、易清洁);
    • 透明部件:PC 聚碳酸酯(防爆、耐冲击)或钢化玻璃(清晰度高)。
  • 工艺优化:
    • 喷涂工艺:采用粉末静电喷涂(附着力强、耐磨损),避免喷漆(易脱落、环保不达标);
    • 结构工艺:减少复杂曲面(增加模具成本),多采用平面 + 简单弧度组合,钣金件尽量采用冲压、折弯工艺(批量生产效率高);
    • 细节工艺:螺丝采用内六角或隐藏式设计(避免外露影响美观),接缝处间隙均匀(≤1.5mm,提升精致感)。

三、设计落地:从概念到量产的全流程管控

1. 概念设计:草图→3D 建模→渲染验证

  • 先通过手绘草图发散形态方案(重点关注模块布局、线条风格),筛选 3-5 个核心方案;
  • 用 SolidWorks、Rhino 等软件建立 3D 模型,精确匹配设备内部结构尺寸(避免 “外观与内部部件干涉”);
  • 用 Keyshot 渲染效果图,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如车间灯光、油污环境),验证色彩、材质的视觉效果。

2. 样机验证:功能与体验测试

  • 制作 1:1 样机(或关键模块样机),测试以下核心点:
    • 功能适配:防护门开关是否顺畅、检修口是否便于操作、排屑是否无遮挡;
    • 人机体验:操作面板高度是否合理、观察视野是否清晰、设备运行时的噪音是否通过结构优化降低;
    • 环境适配:喷涂表面耐油污、耐摩擦测试,密封性能是否达标(如防水雾测试)。

3. 量产优化:成本与效率平衡

  • 简化结构设计:减少零件种类(如统一盖板尺寸、共用模具),降低加工成本;
  • 工艺标准化:采用成熟的钣金加工、注塑工艺,避免定制化工艺(如复杂曲面的 CNC 加工);
  • 供应链协同:与钣金厂、喷涂厂提前沟通,确认材料供应周期、工艺可行性(如喷涂颜色的批次一致性)。

四、典型设计误区与规避方法

  1. 只重美观忽略功能:如为追求 “流线型” 遮挡排屑口,或为隐藏螺丝导致检修困难→ 规避:设计前制作 “功能约束清单”,每一步造型优化都需核对是否满足功能需求。
  2. 过度复杂的形态设计:如采用多曲面、多拼接结构,导致模具成本高、量产合格率低→ 规避:坚持 “简洁即工业美学”,形态以 “模块化、标准化” 为核心。
  3. 人机工程考虑不足:如控制面板过高、操作按钮密集→ 规避:参考 GB/T 18717《机械安全 人机工程学要求》,或邀请一线操作工人参与样机测试。
  4. 忽视环境适配性:如在粉尘环境采用开放式散热口→ 规避:根据使用场景(如潮湿、粉尘、高温)制定 “环境适配清单”,针对性优化防护结构。

五、案例参考:成熟 CNC 设备外观设计逻辑

  • 小型桌面级 CNC 雕刻机:主体采用铝合金框架(轻便且刚性强),外观简洁方正,操作区集成在前端,防护罩采用透明 PC 材质(便于观察加工),色彩以深灰 + 品牌色点缀,整体轻量化且易搬运。
  • 中型立式加工中心:模块化设计(主机身 + 刀库区 + 操作区分离),边角小弧度过渡,操作面板倾斜式布局,排屑口位于机身侧面(不遮挡操作空间),喷涂采用耐油静电粉末,细节处隐藏螺丝提升精致感。
  • 大型龙门式 CNC 机床:强化底部稳重感(底座加宽且采用灰色重色),横梁采用简洁直线设计,防护罩采用分段式结构(便于维护),观察窗分布在关键加工区域,整体传递 “大气、可靠” 的工业气质。

总结

CNC 设备外观设计的核心逻辑是 “功能为基、体验为纲、美学为翼”:先通过前期需求拆解锁定功能与约束,再以形态、色彩、人机工程为核心进行设计落地,最后通过样机验证与量产优化确保可行性。好的 CNC 外观设计,既能提升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安全性,又能通过品牌化的视觉语言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控制制造成本,实现 “实用价值” 与 “商业价值” 的统一。
​

上一篇:无
下一篇: 机器人设计案列
精选文章
CNC设备设计 机器人设计案列 充电宝设计案列 智能手表设计案列 热水器项目 便携智能轮椅设计 人形机器人 脑电仪 UI设计 机床外观设计有那些考量
最新资讯
CNC设备设计 机器人设计案列 充电宝设计案列 智能手表设计案列 热水器项目 投影仪外观 便携智能轮椅设计 人形机器人 脑电仪 UI设计

How to find us如何找到我们

www.dfyc-id.com

全国服务热线:0755-22674296

  • 

    188-1391-3795

  • 

    135-1027-3391

  • 

  • 设计公司/ DESIGN
    深圳市东方艺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3838号深圳设计产业园木栋316号

    No 316, wooden building, shenzhen design industrial park,
    no 3838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18813913795/庞先生13510273391/李先生dfyc_sc@163.com  商务合作/人才招聘
  • 生产加工/ PROCESSING
    深圳市名优塑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名优塑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虎门镇南栅社区民昌路3港13号A栋3楼

    3/f, building A, no 13, gang, minchang road,
    nanzha community,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13798589948/陈先生 【粤ICP备2022105498号】【百度统计】【BMAP】【GMAP】